文章詳情

大亞灣核電設備國產化加速 三代技術4年內具建設條件

日期:2025-05-02 08:13
瀏覽次數:2647
摘要:

大亞灣核電設備國產化加速 三代技術4年內具建設條件
自主三代技術4年內具備建設條件

  記者從中國廣東核電集團獲悉,大亞灣核電基地**運營17年來,設備國產化率不斷提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百萬千瓦級、三代核電技術ACPR1000將於2013年底**完成研發工作,2015年前具備實施首堆建設條件。

  大亞灣是中國目前*大的核電基地,總裝機611萬千瓦,其中1994年投入運營的大亞灣核電站是中國頭個大型商用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期、二期則分彆於2003年和今年投入運營。

  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公司經營管理部副經理馬剛介紹說,大亞灣核電站和嶺澳核電站一期技術設備均以引進為主,在兩者基礎上通過漸進式改進,中廣核集團形成了中國頭個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技術方案CPR1000,其中實施了15項重大技術和40餘項其他技術改進項目,總體性能達到國際同類型在役核電站的先進水平。

  馬剛說,目前CPR1000技術日臻成熟和完善,占據了國內在建核電站的半壁江山,其中嶺澳二期的設備製造國產化率達到64%,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主泵等一批關鍵設備的自主化比例超過70%;以嶺澳二期為基礎,目前中國已**形成百萬千瓦級核電設備國產化能力,從紅沿河核電站二期1號機組開始,設備國產化率將超過80%。

  2009年以來,中廣核集團在推進CPR1000技術標準化、集約化建設的基礎上,開始了自主知識產權三代核電技術ACPR1000的研發工作。據介紹,ACPR1000技術具有更為**、可靠,更為先進、經濟的特點,特彆是汲取日本福島核事故的經驗教訓,重點在**性與成熟性等方麵進行了多項重大技術**,各項設計指標均能夠滿足中國*新核**法規(HAF102),以及美國用戶要求文件(URD)文件和歐洲用戶要求文件(EUR)的要求。

  魏勤華說,ACPR1000的研發將使中國核電技術研發躋身國際先進前列,有力推動中國三代核電自主化建設,為中國後續核電建設提供有力的選擇,為中國核電“走出去”戰略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大亞灣核電基地多年來的**運行,為粵港兩地提供了清潔電力供應。據介紹,大亞灣核電站七成的電力輸送香港,約占香港全社會用電量的四分之一,截至2011年11月,已累計輸送1700多億千瓦時。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43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