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未來世界,是智能的

日期:2025-05-02 06:27
瀏覽次數:1651
摘要:
未來的世界,是怎樣的?

  未來的世界,是智能的。

  這是全球500餘名**專家,坐在一起討論了數日所聚焦的未來。其指向,是一個對於大眾暫時還略顯陌生,在未來將無比熟悉的名詞智能電網。

  發展智能電網,已上升為我國的國家戰略。

  201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智能電網建設”後,2011年其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被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目前,江蘇、上海、山東、河北、浙江等省市先後啟動了智能電網發展行動方案和規劃工作,北京、南京等地也在積極建立智能電網產業聯盟和產業基地。

  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在2011智能電網國際論壇上介紹,國家電網將**加快堅強智能電網發展。未來5年計劃投資2500億美元(約合1.6萬億元人民幣),建設連接中國大型能源基地和主要負荷中心、“三縱三橫”結構的特高壓骨乾網架;打造高度智能化的輸配電網絡,建設110千伏及以上智能變電站6100座;新建電動汽車充換電站2950多座和充電樁54萬個,安裝智能電表2.3億隻。到2020年,將**建成堅強智能電網,形成“五縱六橫”的特高壓骨乾網架。屆時,電網將綜合集成特高壓等先進輸電技術、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以及雲計算等高性能計算與控製技術,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等緊密融合,成為功能強大、連接廣泛的智能服務體係。

  智能電網,是全球科技與價值的融合。

  正如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主席戴·高登所言,智能電網具有高度的複雜性,它不僅是全球性的,也是跨學科、跨行業、跨聯盟的。構建這樣複雜的網絡,需要電力、IT、通信行業的通力合作。

  智能電網一詞,是由美國率先提出的,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世界各國在此領域的研究,都有了各自的優勢,形成了合作的基礎。比如美國,主要側重於加大網絡基礎設施的升級改造、積極發展清潔能源、推廣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與實現分布式電源的並網運行;歐洲主要側重於研究電網對風電的消納、分布式電源並網等問題;日本則主要側重於解決分布式光伏發電與風電的大規模並網、電動汽車等問題;而在中國,智能電網主要是為了更好地配置資源,接納清潔能源,提升電網資產的管理效率,引導大眾科學合理用能。

  然而,參與到智能電網領域的國家、組織、個人逐漸認識到,智能電網的作用、目的、技術,包括要解決的基本問題都是一致的,即保障人類能源**、提升人類生活質量等等。

  在此目標指引下,“融合”將成為潮流。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43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