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央行行長談民眾幸福感下降:貨幣政策作用有限

日期:2025-05-02 06:37
瀏覽次數:1217
摘要:
央行行長談民眾幸福感下降:貨幣政策作用有限
央行行長周小川
  “老百姓幸福感在下降,痛苦感在上升,這是否與央行的貨幣政策有直接關係?”昨天的《財經》年會上,現場觀眾提出上述問題。對此,周小川表示,全球金融危機後,全球人都比以前更加痛苦,而央行在這方麵的作用有限。
  個人追求效用*大化
  周小川用經濟學中“效用*大化”理論解釋稱,經濟學裡講個人行為,有一個概念叫做效用*大化。個人行為往往是追求效用*大化,既包括就業賺錢,拿工資,同時也包括他*佳支配自己所獲得的收入。
  對個人來講,可以做很多事,包括要*大化你自己的收入,如何支配收入使自己獲得*大幸福,當然你也有選擇工作、選擇報酬的權利。“至於中央銀行能做什麼事,我不認為我們能夠在這方麵做太多的事情。大家可以從整體經濟環境和效用函數角度來分析。”周小川說。
  金融危機後,我國推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和天量的信貸投放,在恢複經濟的同時,也埋下了通貨膨脹的隱患。雖然CPI已經連續數月回落,但是實際負利率從2010年2月份開始,已經連續維持了22個月。“跑贏CPI”成為居民關心的主要話題。
  實體經濟是工作基礎
  此外,周小川強調,明年中國經濟應把握好四條主線,即擴大內需是戰略基點,實體經濟是工作基礎,改革**是強大動力,保障民生是根本目的。支持實體經濟就要通過加強對金融部門的監管,使金融產品、金融市場貼近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服務。
  他表示,一方麵,在金融危機爆發時,金融業問題拖累了整體經濟,特彆是實體經濟。而另一方麵,在克服金融危機爭取經濟複蘇時,金融業給實體經濟帶來的支持遠遠不夠。當前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有些失控,交易方式呈現裸賣空的特點。
  周小川認為,未來應該加大對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控製,交易應與經濟基本麵相匹配。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43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