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中國期待德班氣候變化大會取得**均衡積極進展

日期:2025-08-03 15:40
瀏覽次數:1240
摘要:
正在南非德班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將進入更為緊張和複雜多變的**階段議程。過去的一周,在全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關注的《京都議定書》**承諾期和啟動綠色氣候資金兩個關鍵性問題上,尚未取得實質進展。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4日在德班表示,希望與會各方能抱著對人類生存發展負責的態度,把強烈政治意願轉化為具體行動,為多邊機製找到*好結果。

  解振華於3日抵達德班,4日一早,他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裡斯女士共同出席了“中國角邊會”專題活動啟動儀式。這是中國代表團在曆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期間**舉辦係列活動,23場密集活動意在向全球展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行動、措施和成就。

  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表示:“我們人均GDP剛超過4300美元,13.4億人口中,按照聯合國標準,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標準的貧困人口還有1億2800萬人。中國發展不平衡,還麵臨著發展經濟、消除貧困、改善民生、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環境等多種挑戰。儘管如此,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國家,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我們已經做了實在努力和應儘貢獻,還將一如既往從國情和實際出發,認真履行與發展階段、應負責任和實際能力相稱的義務,為保護全球氣候做出*大努力。”

  中國已確立未來五年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導向,並製定到2020年單位GDP溫室氣體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標。而在過去五年,中國國內的單位GDP能耗下降了19.1%、實現節能6.3億噸標準煤、相當於少排放二氧化碳近15億噸。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裡斯女士說,中國在國內的自主減排行動已成為其他國家的榜樣。她說:“中國正在現有條件下,創造一個平等的、自主的應對氣候變化方式,十二五規劃也體現了中國毫不動搖地決心利用自己方式,實現國內的自主減排目標和行動,這將推動坎昆決議施行。中國帶來的發展模式正被全球很多國家效仿。”

  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要求,發達國家要承擔曆史責任和率先大幅度減排的責任,並提供資金、技術支持,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發展中國家也要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采取積極應對行動。但一些發達國家的言行卻讓世界失望。

  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說,現在是兌現承諾、采取行動、檢驗行動的時候了。

  解振華說:“檢查各國是否兌現承諾、采取行動以及效果如何,應該根據公約和議定書要求、授權、規定、自己承諾義務來做。各國應根據共同但有區彆的責任原則,按照公平、各自能力和保證環境整體性來確定各國應儘責任。這是大家麵臨的共同挑戰,所以應該同舟共濟,各儘所能,團結起來,共同行動。”

  對接下來更艱巨的談判議程,菲格裡斯表示,期待中國代表團能發揮關鍵和建設性的作用,中國代表團也希望本次會議能取得**、均衡的積極進展。

  解振華說:“中國代表團本著積極、建設性和開放態度,與各國代表團一起努力,爭取使德班會議取得積極進展。現在離*後談判結果還有一個星期,我們不預判結果,但是我們認為還是很有希望,我們對此抱有信心。”

  對於歐盟等提出的2020年之後的問題,解振華說,目前應該首先完成“巴厘路線圖”授權工作,兌現承諾,采取行動。但他也同意就此展開討論,前提是對《京都議定書》**承諾期完成和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因為這“更科學,也更合理。”(特派德班記者 李曉萍 李鵬)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43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