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顯儀表
-
多功能電力儀表
-
高性能電力儀表
-
QP係列數顯儀表
-
數顯儀表
-
諧波多功能表
-
YBM係列數顯儀表
-
DTM係列數顯儀表
-
P係列數顯儀表
-
CH係列數顯儀表
-
CSM係列數顯儀表
-
HK係列數顯儀表
-
CAKJ係列數顯儀表
-
6000係列數顯儀表
-
PM係列數顯儀表
-
866係列數顯儀表
-
284係列數顯儀表
-
XJ係列數顯儀表
-
YT係列數顯儀表
-
ZPM係列數顯儀表
-
BZK係列數顯儀表
-
CS係列數顯儀表
-
PD204係列數顯儀表
-
TD係列數顯儀表
-
SD係列數顯儀表
-
PDM係列數顯儀表
-
ZR係列數顯儀表
-
DV係列數顯儀表
-
PD800係列數顯儀表
-
YD係列數顯儀表
-
PMAC係列數顯儀表
-
ACR係列數顯儀表
-
PMC係列數顯儀表
-
P211係列數顯儀表
-
GEC係列數顯儀表
-
QP係列數顯儀表
-
智能數顯儀表
-
SET係列電量變送器
-
保護裝置
-
導軌式電能表
- 開關電源
- 電能表
- PMAC係列
“棄煤用氣”能遏製全球變暖嗎?
眾所周知,富含碳的煤炭是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的罪魁禍首。正因如此,山嶺俱樂部等環保組織才為說服美國棄用煤炭而付出了極大努力。
拜技術發展所賜,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得以使用頁岩氣等儲量巨大的新能源,這聽起來像是個好消息,至少對氣候而言是如此。作為燃料,天然氣比煤炭清潔,而且比煤炭的碳含量低得多,就目前來說,價格也比大多數可再生能源低廉得多。因此,以頁岩氣為燃料應該能減緩氣候變暖的速度,真是這樣嗎?
也許不儘然。在《氣候變化通訊》雜誌即將刊登的一項新研究報告中,美國大氣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湯姆·威格利分析了大量數據,發現放棄煤炭而改用天然氣無助於遏製氣候變暖———如果采取特定的生產方法,可能反倒會加快變暖速度。
的確,煤炭的碳含量遠遠高於天然氣,在燃煤發電時,碳*終進入大氣,加劇了溫室效應。但是,煤炭中含有的不光是碳,還有大量硫黃、灰和其他汙染物。煤炭燃燒時,硫黃和其他顆粒也會排放到大氣中,由此產生的煙霧和汙染其實幫助阻擋了陽光,從而降低了地球溫度,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碳引發的變暖效應。
此類汙染物在天然氣中的含量要少得多。威格利建立複雜的氣候模型後發現,如果把煤炭用量減少50%,把天然氣用量增加相應幅度,由於煤炭中含有的硫黃和其他阻擋陽光的汙染物減少,今後40年的全球變暖幅度將微增0.1華氏度。氣候變暖的幅度取決於天然氣開采可能導致的甲烷平均泄漏量。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而甲烷本身就是重要的溫室氣體——在天然氣生產過程中,少量甲烷可能會進入大氣,加劇溫室效應。如果甲烷泄漏量約為2%(這還算是相當樂觀的估計),改用天然氣就會不斷加劇變暖,直到21世紀末。泄漏的甲烷越多,變暖的趨勢就持續得越久。
威格利的研究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使用天然氣並繼續燃燒煤炭。儘管硫黃和炭灰能減緩全球變暖的速度,但會對人類的健康產生直接危害,所以少用煤炭符合我們的利益。
不過,威格利的研究提醒我們:無論業內人士抱有多麼熱切的願望,天然氣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萬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