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上海南彙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正式運行 有效打破國外壟斷

日期:2025-08-03 08:30
瀏覽次數:4105
摘要:

“上海南彙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研究和示範工程大大提升了我國在國際直流輸電技術領域的地位,將成為我國在直流輸電技術方麵從追趕到**、從直流大國向強國轉變的重要轉折點。”日前,上海市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向正在上海采訪的《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截至8月25日,上海南彙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已正式運行一個月。

 

  從直流大國向強國的重要轉折

  有專家形象地說:“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就像在川流不息的江河上建造一個水庫,既能接收上遊河道的來水,又可以很從容的控製下遊水的流量。”

  據了解,柔性直流輸電可以獨立的控製其輸出電壓的相位和幅值,從而能夠快速、靈活的調節其輸出的有功和無功功率。啟動時不需要本地電源支撐,具有良好的電網故障後的快速恢複控製能力,可以作為係統恢複電源。自世界上**條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於1997年投運以來,目前世界上已經投運的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有11條。

  我國開展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研究的時間相對較晚,在初期階段主要集中在大專院校所開展的部分理論性研究。2006年5月,國家電網組織編製了《柔性直流輸電係統關鍵技術研究框架》,由此啟動了我國在柔性直流輸電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究。

  上海市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上海南彙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在柔性直流輸電關鍵技術研發、樣機研製、工程建設等方麵,突破了50多項關鍵技術,取得了一係列的國內開創、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技術和工程成果。同時,國家電網也成為繼ABB、西門子後第三家完全掌握柔性直流輸電核心技術的企業。

  國家電網總工程師張啟平表示:“國家電網將全力推進柔性直流關鍵技術深化研究和成果應用,力爭在更高電壓等級、更大輸送容量、更高技術水平上取得新突破,努力實現從技術追趕到技術**的跨越。”

  國產技術將有效打破國外壟斷

  目前,我國已規劃在甘肅酒泉、新疆哈密、河北、吉林、內蒙古東部、內蒙古西部、江蘇、山東等地建設8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場。柔性直流輸電是國際公認的*具有技術優勢的風電場並網方案,也是海上風電並網的**方式,可以大幅改善大規模風電場並網的性能,保障新能源發電的迅速發展。

  此外,對於重要負荷供電、孤島供電、電網黑啟動、多端直流聯網、弱係統聯網等,柔性直流輸電技術也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據初步預測,在未來十年內,世界範圍內的柔性直流輸電市場規模將在1000億元以上。“隨著新能源的快速發展,我國對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將呈現強勁的市場需求。我國未來五年的市場規模將在400億元左右。”中國電科院專家表示。我國風能、太陽能資源開發集中度高,且遠離負荷中心,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在我國新能源並網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需求。

  上海南彙柔性直流輸電工程的運行,還整合了我國**電力裝備製造業的上下遊資源,帶動了我國電力行業設計、安裝、調試、管理等方麵的水平,提高了我國在**電力製造和工程實施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國家電網研發的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將有效打破國外壟斷,並有望進軍國際市場,與跨國公司ABB、西門子在海外市場展開競爭,實現技術、產業、市場的**跨越發展。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43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