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顯儀表
-
多功能電力儀表
-
高性能電力儀表
-
QP係列數顯儀表
-
數顯儀表
-
諧波多功能表
-
YBM係列數顯儀表
-
DTM係列數顯儀表
-
P係列數顯儀表
-
CH係列數顯儀表
-
CSM係列數顯儀表
-
HK係列數顯儀表
-
CAKJ係列數顯儀表
-
6000係列數顯儀表
-
PM係列數顯儀表
-
866係列數顯儀表
-
284係列數顯儀表
-
XJ係列數顯儀表
-
YT係列數顯儀表
-
ZPM係列數顯儀表
-
BZK係列數顯儀表
-
CS係列數顯儀表
-
PD204係列數顯儀表
-
TD係列數顯儀表
-
SD係列數顯儀表
-
PDM係列數顯儀表
-
ZR係列數顯儀表
-
DV係列數顯儀表
-
PD800係列數顯儀表
-
YD係列數顯儀表
-
PMAC係列數顯儀表
-
ACR係列數顯儀表
-
PMC係列數顯儀表
-
P211係列數顯儀表
-
GEC係列數顯儀表
-
QP係列數顯儀表
-
智能數顯儀表
-
SET係列電量變送器
-
保護裝置
-
導軌式電能表
- 開關電源
- 電能表
- PMAC係列
智能電網成地方政府未來將重點發展領域
智能電網成地方政府未來將重點發展領域
近期,地方政府紛紛製訂出台各地物聯網發展的相關規劃,明確未來3-5年物聯網發展目標和重點應用領域,物聯網產業又成地方大施拳腳的舞台。記者注意到,在已經出台的地方規劃中,上海、江蘇、廣東等省市都已經將智能電網列入地方物聯網3-5年發展規劃中的重點發展領域之一。
揭開產業化序幕
自2009年溫**總理在考察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提出的推進TD與傳感網的兩網融合,儘快建立“感知中國”中心,加快物聯網研究以來,我國物聯網高速發展、邁向產業化的序幕已經被揭開。在上層政策推動下,各省市政府也於近期紛紛響應中央號召,出台各地物聯網發展的相關規劃,明確未來3-5年物聯網發展目標和重點應用領域,推動地方物聯網產業發展。而智能電網,作為國家“十二五”期間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十大重點應用領域之一,也得到各地政府的大力關注。
智能電網是指建立在集成的、雙向高速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測量技術、設備技術、控製方法以及決策支持係統技術的應用,實現的具有可靠、**、經濟、高效、環境友好等特點的智能化電網。智能電網的概念*早由IBM公司提出,主要希望提升電網運營的**性和可靠性。和物聯網一樣,2009年對智能電網來說也是重要的一年,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後,將智能電網作為美國新能源計劃中的重要環節,希望通過智能電網對美國電網老舊的現狀加以改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並且借機帶動國內經濟的增長。而在同一年,我國也**提出了智能電網的發展目標,並提出了三個階段的“堅強智能電網”建設的規劃,期望在2020年**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
物聯網成重要推手
清科研究中心研究院趙一頲告訴記者,和傳統電力行業一樣,智能電網的運行也可以分為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五個環節,所不同的是,在智能電網的建設和運行過程中,信息化的支撐是必不可少的。從業界的認知來看,智能電網將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三大特征,而物聯網則是實現這三大特征的重要推手,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對提升智能電網在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五大環節的信息收集、信息智能處理、信息雙向交流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物聯網應用,能夠更好地提升現有輸電能力和各級電力設備利用率,提升電網**性和可靠性,提升用戶的用電質量和用電效率,並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這些都將對智能電網的建設帶來正麵的影響。
從發電環節來看,引入物聯網應用可以實現對發電設備狀態的詳細調查、狀態預測和調控,例如通過在機組內外部布置傳感器網絡掌握機組的運行狀態,為機組提供更加及時、更加有效的維護;同時,通過對異樣數據的監察和檢測,對事故的發生提出預警,預防和減少重大事故的發生,提高發電設備的運行壽命,提升運行效率。
同樣的,對於輸電環節而言,通過在輸電線、基站或其他重要設備上部署傳感器實現整體輸電線路的實時監控,受損害目標識彆以及損傷區域定位等功能,提升對輸電設備的全方位方式能力。同時,通過傳感器監測電力現場作業人員、設備、環境等方麵信息,可以實現智能化互動,減少誤操作風險、降低**隱患,提高場外作業效率和**性。
就變電環節而言,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通過智能巡檢和自動調節技術實現故障的快速處理以及智能變電。例如,智能變電站就是典型的物聯網應用,可以通過智能開關以及電子式互感器實現數據采集、信息共享、智能調度等功能,從而實現變電站的全自動化操作,在做到自動化快速處理的同時降低人力成本。
在配電這個環節,實時監控、智能化配電等物聯網應用可以實現更迅速的故障反映、更可靠的電力供給以及可視化的現場作業管理。例如,可以通過傳感裝置對變壓器各指標進行監控,當出現故障時通過監控終端準確、快速對故障發生區域進行定位,並且進行故障區域和非故障區域配電網絡的隔離,在配合可視化的現場作業管理快速實現故障的修複,保障用戶用電的穩定性和**性。
*後,在用戶用電環節也是物聯網應用的重要環節,用戶用電信息采集分析、錯峰智能用電、遠程抄表等物聯網應用都能大幅提升用戶用電體驗。其中,智能電表作為具有雙向通信、雙向計量、控製功能的新型電表,已經成為智能電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本關注智能電網
根據國家電網提出的智能電網發展目標來看,預計到2020年,有關智能電網的直接投資將達到4萬億元。而清科研究中心認為,該筆直接投入資金還會大幅帶動其他資本的進入,未來關於智能電網的投資將會超過10萬億元。國家對智能電網建設的關注和推動也激發了風險資本市場對智能電網相關企業的關注,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在2010-2011年一季度期間,共有6家智能電網相關企業獲得了風險資本的青睞,共計獲得超過2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智能電網將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三大特征,而物聯網則是實現這三大特征的重要推手,對提升智能電網在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五大環節的信息收集,信息智能處理,信息雙向交流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預計未來10年直接投資將達4萬億並將帶動其他資本進入。